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17:36:11
信息查询:
环境与健康学院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党委
    • 学院行政
    • 机构设置
      • 办公机构
      • 教学机构
      • 科研机构
      • 其他机构
    • 学院标志
  • 本科教育
    • 通知公告
    • 教学动态
    • 专业介绍
    • 培养方案
    • 管理文件
      • 实验室管理文件
      • 资料下载
  • 研究生教育
    • 通知公告
    • 工作动态
    • 导师风采
  • 科学研究
    • 科研概况
    • 学术公告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学生风采
    • 心理健康
    • 一站式学生社区
  • 党群工作
    • 理论学习
    • 学院党校
    • 支部活动
    • 工会工作
    • 党风廉政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本科
      • 研究生
    • 就业信息
  • 省部级平台
  • 理论阵地
    • 学习资料
    • 学习活动
    • 文明建设
  • 当前位置:首页  科学研究

郝艳芬助理研究员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发表研究论文

发布者:王珺发布时间:2023-03-20浏览次数:620



 环境与健康学院郝艳芬助理研究员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Novel brominated and organophosphate flame retardants in the atmosphere of Fildes Peninsula, West Antarctica: Continuous observations from 2011 to 2020”(DOI: 10.1016/j.jhazmat.2022.129776)的研究论文。

  溴代阻燃剂(NBFRs)和磷系阻燃剂(OPEs)因其优异的阻燃性能被世界各国广泛生产和使用,然而大量研究表明,这些阻燃剂具有新污染物的特性,进入环境后会对生物造成潜在的危害,因而受到极大关注。极地地区虽然远离人类生产活动区,属于全球较为洁净的地区,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证实极地地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存在。作为典型新污染物,NBFRs和OPEs在南极地区的环境归趋尚不明确,相关研究十分有限。

 作者通过对2011-2020年连续采集的西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大气样品进行分析发现,6种常见NBFRs和7种常见OPEs的浓度分别为1.4–10 pg/day和57–644 pg/day,OPEs的浓度明显高1-2个数量级;各点位浓度水平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 > 0.05),表明极地科考站的排放影响并不明显;大气中Σ6NBFRs以及Σ7OPEs水平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半衰期为2.3-9.9年),然而高毒性的氯代OPEs的年际变化趋势并不明显,且十溴代NBFR存在上升趋势。本研究揭示了典型阻燃剂类新污染物在极地地区的赋存特征及其环境变化,为进一步明确此类新污染物的环境长距离传输能力提供了重要证据。

 文章第一作者为江汉大学环境与健康学院郝艳芬助理研究员,通讯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李英明副研究员。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并受邀在该期刊的微信专栏“JHM Family”进行推送报道。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2.129776

 公众号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IYXLBWz33l7367Oe9nKgqA




Copyright © 江汉大学 版权所有 鄂ICP备05003327

地址:湖北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邮编:430056 电话:027-84736006